特色醫療

醫療團隊

屏東基督教醫院乳癌團隊負責人
李靜枝
學歷 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 澄清綜合醫院 內科住院醫師、澄清綜合醫院 外科住院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外科住院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外科研究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一般外科主治醫師、中國醫藥大學 臨床教師、屏東基督教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主治 乳房疾病檢查及手術、乳癌篩檢、消化道疾病及手術、一般外傷
專長:肝臟切除及膽道手術、乳房疾患、甲狀腺手術、疝氣修補
乳外中心兼任主治醫師
溫培宏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慈濟大學醫學系
經歷 維馨乳房專科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豐原呂維國婦產科醫院乳房外科兼任醫師、義大癌治療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外科病房主任、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彰化基督教醫院醫學中心外科主治醫師、台灣乳房醫學會乳房專科醫師、台灣外科醫學會外科專科醫師、台灣消化系外科醫學會消化系外科專科醫師
主治 乳房疾病預防篩檢、乳房腫瘤微創與內視鏡手術、乳癌根除性手術、乳癌化學治療與標靶及免疫治療
乳外中心兼任主治醫師
歐陽賦
學歷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研究所博士、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醫學士、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經歷 維馨乳房外科醫院 顧問醫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乳房外科主任、台灣乳房重建整形醫學會 常務理事、台灣乳房醫學會 常務理事、安可兒及乳房微創手術 指導老師、乳房重建 指導老師
主治 乳房疾病診斷、乳房超音波檢查、乳房攝影判讀、各種良惡性腫瘤判斷、乳房手術、安可兒微創乳房腫瘤切除手術、微創乳癌根除術及乳房整形、乳癌術中放射治療、哨兵淋巴清除術、逆行性淋巴導引淋巴清除術、內視鏡乳房切除及立即重建、各項微創乳房手術、乳癌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荷爾蒙治療、免疫治療、細胞治療
乳外中心兼任主治醫師
高瑞吟
學歷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經歷 高雄維馨乳房外科專科醫院主治醫師、台南璟馨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彩家乳房外科醫療集團主任、台南依美琦時尚診所乳房整形主治醫師、高雄-台中-台北法喬醫美集團乳房整形主治醫師、台北立新美學診所乳房整形主治醫師、“有醫靠”線上醫療平台顧問醫師、“ASKIN”線上醫療平台顧問醫師、Reviewer of 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 and Hand Surgery、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總醫師、中華民國衛福部部定外科專科醫師(外專醫字第007619號)、中華民國衛福部部定專科整形外科醫師(整專醫字第000810號)、台灣乳房專科醫師(乳專醫字第0684號)、台灣乳房外科專科醫師(乳外專醫字第0684號)、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ISAPS)會員醫師、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會員醫師、台灣微整形美容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乳房腫瘤手術及重建醫學會會員、顏面整形重建外科醫學會會員、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會員、台灣醫用雷射光電醫學會會員、形體美容醫學會會員
主治 乳房疾病、乳癌篩檢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乳房安可兒腫瘤微創切除手術、乳癌術中放射線治療 乳房重建手術、自體脂肪隆乳手術、假體隆乳手術、提乳手術、縮胸手術、平胸手術、男性女乳症治療、乳頭乳暈整形手術

中心介紹

屏東基督教醫院自96年起致力於乳癌個案管理追蹤,透過建立乳癌篩檢團隊,不斷提升乳癌個案管理專業,乳房攝影篩檢量也在近幾年不斷突破,獲得屏東地區的領先地位。
於112年正式成立了乳房醫學中心,並與高雄長庚醫院及維馨乳房專科醫院攜手合作,打造專業的醫療團隊,致力於提供最優質的乳房醫療服務,營造舒適隱密的就醫環境。
屏基乳房醫學中心將持續努力,致力提供卓越的乳房健康照護及治療。

服務項目

乳癌篩檢
乳癌相關治療
乳房疾患
乳房疾病檢查及手術
微創切除手術
放射治療

中心環境

診間照片 乳醫中心環境

醫療團隊

姓名
現職職稱
王重元
復健科主任
陳毓仁
復健科醫師
黃漢傑
小兒神經科醫師
黃靖雯
身心內科醫師
曾淨瑢
物理治療師
黃佳惠
物理治療師
許芳瑜
物理治療師
劉盈萱
物理治療師
黃可珍
物理治療師
賴奕甄
職能治療師
黃程翌
職能治療師
陳建銘
職能治療師
林亞依
職能治療師
尹琬婷
職能治療師
許嫚芳
職能治療師
蔡曜璘
職能治療師
魏詩羽
職能治療師
曾子宣
職能治療師
林學民
語言治療師
林廷彥
語言治療師
蔡宗顯
語言治療師
鄭雅方
職語言治療師
曾雨潔
職語言治療師
曹羽嫻
臨床心理師
梁芳慈
臨床心理師
陳安妮
社工師/個管師
鄧卉杞
助理

服務項目

服務內容
  1. 聯合評估:聯合評估時間為一~五上午及下午,由復健科、小兒科或兒童心智科轉介,家長可逕行掛診復健科,就診時填寫相關資料,後續由本中心單一窗口致電家長,並排定進行聯合評估、心理衡鑑時間及說明後續評估相關事宜。
  2. 舉辦相關研討會及講座: 舉辦兒童身心發展課程、親職教育成長課程及親子座談會;另外,邀請早療專家來院演講,對象包括高屏地區之跨專業團隊人員及兒童家長。
  3. 定期追蹤:針對疑似發展遲緩之兒童,個管員於門診單一窗口收案後,協助家長安排聯合評估時間,追蹤個案評估後之狀況,並安排個案回診時間,銜接療育服務,於一年後追蹤療育情形。
服務對象

零至六歲兒童,且符合下列任一條件者,均為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之服務對象:

  1. 懷疑有發展遲緩現象之小孩。
  2. 衛生所、幼稚園及托兒所初步篩檢異常者。
  3. 符合「發展遲緩兒童」定義之小孩。
  4. 高危險群幼兒,如早產兒、低出生體重、高黃膽指數及顱內出血等。

聯絡我們

✎ 地址:90059屏東市大連路60號
✎ 服務時間:每週一至週五上午8:30-12:00,下午1:00-5:00
✎ 服務電話:08-7368686轉2229或2236 洽陳社工師或鄧小姐

醫療團隊

生殖醫學中心主持人
蔡妮瑾
學歷 高雄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經歷 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 生殖醫學科主治醫師、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 生殖醫學科研究員、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 完整住院醫師訓練、高雄長庚醫院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現任:台灣生殖醫學會會員、台灣婦產科專科醫師、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會員、台灣更年期醫學會會員
主治 女性內分泌、亂經、痛經、備孕、人工生殖技術、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更年期症候群治療、巧克力囊腫與腺肌症、多囊性卵巢症侯群、腹腔鏡手術、子宮鏡檢查與處置
婦產科兼任主治醫師
黃宣為
學歷 武漢大學醫學碩士、博士、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 大里仁愛醫院婦產科及生殖醫學科主治醫師、高雄悠仁婦兒診所院長、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生殖醫學科主治醫師、教育部部定級講師、台灣婦產科學會專科醫師、台灣生殖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超音波醫學會會員、台灣內視鏡醫學會會員
主治 人工生殖科技(人工授精、試管嬰兒)、不孕症手術、更年期醫學、一般婦科檢查、腹腔鏡及子宮腔鏡手術、生殖內分泌、產科產檢
泌尿科主治醫師
李青樺
學歷 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
經歷 屏東基督教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住院醫師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主治醫師
主治 睪丸及附睪取精、男性不孕之檢查

服務項目

男女不孕症諮詢 生殖內分泌檢查
遺傳諮詢 精液及精蟲抗體檢查
人工促進排卵 人工授精
試管嬰兒 精子注射顯微操作術
顯微副睪丸取精術(適用於無精蟲者) 精子銀行(捐贈精卵) ☛2020.11.04 起,本中心暫停受理精卵捐贈業務
冷凍胚胎 冷凍卵子
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選(PGS) 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PGD)

聯絡我們

✎ 電話:08-7368686 分機 4331或 4332
✎ Email:02232@ptch.org.tw

認識母嬰親善

❏ 緣由
「母嬰親善醫院(baby-friendly hospital)」是從西元1991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所主持的全球運動,目的在創造一個以母乳哺育為常規的醫療照顧環境,給予每個嬰兒最好的開始!至2003年4月止,全世界總共有18,285所親善醫院(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台灣,至107年經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通過名單,全國共計162家。

❏ 宗旨
母嬰親善醫院以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母乳哺餵及產科服務的聯合宣言為宗旨,只要能符合聯合宣言所述重點的醫院就稱為「母嬰親善醫院」,以此名稱提醒大眾注意,並支持好的嬰兒餵食作法!也尊重每一位母親哺餵母乳的權利!

❏ 認證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所訂定的十大步驟,經由專家學者、實務工作人員實地考評,對於符合母嬰親善標準之醫院提供認證,以鼓勵醫院提供適合哺餵母乳的環境,及鼓勵媽媽為了寶寶的健康以母乳哺育下一代。

❏ 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之十大步驟
1.有一正式文字的哺育母乳政策, 並和所有醫療人員溝通 。
2.訓練所有醫療人員施行這些政策之技巧 。
3.讓所有的孕婦知到哺育母乳之好處及如何餵奶。
4.幫助產婦在生產半小時內開始哺育母乳 。
5.教導母親如何餵奶,以及在必須和嬰兒分開時,如何維持泌乳。
6.除非有特殊需要,不要給嬰兒母奶之外的食物 。
7.實施每天24小時母嬰同室。
8.鼓勵依嬰兒之需求餵奶 。
9.不要給予餵母奶之嬰兒人工奶嘴或安撫奶嘴 。
10.幫助建立哺育母乳支持團體,並於母親出院後轉介至該團體。

醫療團隊

婦產科醫師團隊
醫師 主治項目
劉士傑 主任醫師 1.婦科癌症 2.一般婦科 3.內視鏡手術
林鈺蓉 主治醫師 一般婦科、產檢、內視鏡手術、高層次超音波
蔡妮瑾 主治醫師 女性內分泌、亂經、痛經、備孕、人工生殖技術、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更年期症候群治療、
巧克力囊腫與腺肌症、多囊性卵巢症侯群、腹腔鏡手術、子宮鏡檢查與處置
蔡尹真 主治醫師 一般婦科、產科、內視鏡手術、高層次超音波、婦科癌症
吳蘭香 主治醫師 一般婦科、產科、腹腔鏡手術、婦科手術、陰道鏡檢查
陳玲玲 主治醫師 腹腔鏡手術、婦科腫瘤、一般產科、婦科、陰道鏡檢查
黃渝仁 主治醫師 一般婦科、產科、婦科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子宮鏡檢查、陰道鏡檢查、接生(自然產、剖腹產)
劉德森 兼任主治醫師 各種婦產科疾病、更年期症候群治療、不孕症、 月經內分泌失調、 腹腔鏡手術、
子宮及卵巢腫瘤治療、產科、高危險妊娠
黃宣為 兼任主治醫師 人工生殖科技(人工授精、試管嬰兒)、不孕症手術、更年期醫學、 一般婦科檢查、
腹腔鏡及子宮腔鏡手術、生殖內分泌、產科產檢
小兒科醫師團隊
醫師 主治項目
秦有育 主任醫師 一般小兒科、小兒心臟疾病
黃富槻 主任醫師 新生兒疾病、一般兒科疾病、黃疸、發燒、感冒、食慾不振、嘔吐、糞便異常、皮膚疾病、
早產兒追蹤、蠶豆症複檢、兒童健檢、預防注射
李忠成 主治醫師 兒科、感染科
陳一旭 主治醫師 兒童呼吸道及胸腔科問題
蘇思羽 主治醫師 一般兒科疾病、氣喘、發燒、感冒、腹瀉、兒童健檢、預防注射
黃漢傑 主治醫師 癲癇、抽慉、發展遲緩、早產兒腦部後遺症追蹤、神經肌肉病變
蘇秦明 主治醫師 兒童氣喘及過敏性疾病、哺乳醫學
卓德松 主治醫師 新生兒科、一般兒科、氣喘、發燒、咳嗽、呼吸困難、氣管炎、肺炎、
支氣管炎、預防接種、蠶豆症複檢
簡肇明 主治醫師 整個家庭成員,無論男、女、老年、小兒、孕婦之各類疾病 篩檢、診斷、
治療/衛生保健預防醫學各種身體檢查
王碩郁 兼任主治醫師 1.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2.兒童及青少年甲狀腺疾病
3.多喝、多尿:如中樞性尿崩症4.其他:低血糖症、下視丘或腦下垂體疾病、兒童腎上腺疾病、
電解質異常、鈣質代謝問題、 副甲狀腺疾病、兒童生長問題、身材矮小、青春期發育問題、
性早熟、兒童肥胖及其他內分泌相關疾病
蕭惠彬 兼任主治醫師 1. 內分泌疾病:身材矮小、生長激素缺乏、性早熟、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肥胖症及庫欣氏症。
2. 小兒內分泌新陳代謝疾病及遺傳疾病診斷、諮詢及治療。
陳智仁 兼任主治醫師 小兒科學、兒童消化學
陳武元 兼任主治醫師 一般小兒科學,包括發燒、感冒及腹瀉、氣喘、兒童健檢、預防注射、發燒、腹漲
戴任恭 兼任主治醫師 小兒呼吸道疾病、小兒氣喘病、小兒心臟疾病、小兒重症加護醫學、肺高血壓
盧怡庭 兼任主治醫師 一般兒科、小兒肝膽腸胃、腹部超音波
護理人員團隊
個案管理師 電話:(08)7368686 轉 1324
產房護理團隊 電話:(08)7368686 轉 5420
婦產科護理團隊 電話:(08)7368686 轉 4420
嬰兒室護理團隊 電話:(08)7368686 轉 5410
小兒科護理團隊 電話:(08)7368686 轉 4220
病嬰室護理團隊 電話:(08)7368686 轉 5430
小兒加護護理團隊 電話:(08)7368686 轉 3411

聯絡我們

✎24小時哺乳諮詢專線:08-7378149
✎E-mail:n0450@ptch.org.tw

認識癌症中心

全球趨勢及亞洲趨勢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數據,統計了全球185個國家36種癌症類型的最新發病率、死亡率情況,以及癌症發展趨勢。 這份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1930萬人新確診癌症,近1000萬人死亡;每5人中就有1人將在其一生中患癌症;每8名男性、每11名女性中就有1人將因癌症而死亡;癌症診斷後5年生存人數約為5060萬。
日本,韓國,新加坡,每10萬人有約230-300多人罹患癌症,台灣和香港的數據也大概在這個區間內。中國大陸,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每10萬人有約150-200左右的人罹患癌症。總的來說,由於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癌症負擔將持續增加,預計到了2040年癌症新發病例將增加50%,達到3000萬人。
除了年齡,癌症也和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有關。吸煙、不健康飲食、肥胖,缺乏運動等健康問題也增加了人們的癌症風險。比如近年來,女性推遲生育、生育次數減少,超重和肥胖等因素導致乳癌病例快速增長,乳癌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症。癌症是一項全球性健康挑戰,它不僅影響個體的生活品質,還對整個社會和醫療體系造成了重大負擔。癌症不分年齡、性別、種族或地區。 同時也提醒我們要重視個體健康,採取積極的生活方式,定期進行體檢,以減少罹癌的風險。

國內環境

衛福部統計處發表2022年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續41年排行第一。根據 2020年癌症登記數據顯示,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同時即使癌症治療新法、新藥日新月異,仍有超過1萬人死於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與口腔癌。國健署公告2020年依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發生人數最高依序為大腸癌(17302人),肺癌(16233人)、女性乳癌(14856人)、肝癌(11272人)與口腔癌(8204人)。
另據統計,男性癌症發生率為女性的1.2倍,其中男性罹患食道癌及口腔癌的比率,更是女性的十倍以上。這與較多男性吸菸、嚼檳榔、喝酒,亦即俗稱的「香、檳、酒」難脫關係。
實證顯示,大規模推動癌症篩檢可有效降低發生率或死亡率,其中抹片篩檢可降低6至9成的子宮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乳房X光攝影可降低4成1的乳癌死亡率,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成5的大腸癌死亡率,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2成6的口腔癌死亡風險。
近年來,政府在癌症篩檢也做了許多重大的努力。2021年委託224家醫療院所辦理「癌症防治品質精進計畫及全方位癌症防治策進計畫」,要求醫院設置門診篩檢提示系統、建立陽性個案轉介單一窗口、配合衛生局社區篩檢及辦理院內衛教、戒檳班等,並運用WHO所發展的「健康促進醫院」模式,輔導醫院於院內推動癌症篩檢,改變過去重醫療、輕預防的情形,帶動醫院醫療文化與作業模式的變革。
2021年計84家醫院成立「癌症資源中心」,整合院內外資源,以專責護理師、社工師或心理師透過制度化服務流程,讓癌症病友及家人迅速獲得有品質、符合需求的整合性癌症資源服務,並協助病友與院內各團隊溝通,促使癌友及其家庭在治療後能順利返回社區,2021年約服務12萬人次。另委託「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辦理癌症資源中心專責人員培訓,並提升對癌友的服務能力,及協助資源整合,使資源可以有效連結與利用。

縣市環境

彙整國健署的資料發現,屏東縣近80萬人口數,2020年的全癌症(C00-C80)發生人數為4691人,每十萬人口粗發生率為577.24人。各癌症發生人數約佔全台灣地區3.8%。好發癌別為大腸直腸癌、肺癌、肝癌、乳癌、口腔癌、攝護腺癌。另外,因屏東地理環境為狹長型,人口多集中於屏東市區,除東港地區外,其他鄉鎮與山地之醫療資源缺乏且就醫可近性差。癌症治療需要多專科團隊參與以及返診頻率高,因此交通仍為偏遠地區癌症病人就醫最不方便的地方。目前屏東縣市並無醫學中心,僅有六間區域醫院,分別是屏東基督教醫院、部立屏東醫院、東港安泰醫院、寶健醫院、輔英醫院、國仁醫院。屏東基督教醫院為屏東地區最早通過癌症評鑑之區域醫院。

本院現況

屏東基督教醫院(簡稱:本院)創院已逾半個世紀,肩負屏東地區醫療照顧工作,使得醫院的規模逐漸擴大及層級提高,所照顧病患之內容也日漸複雜,癌症病患也成為病院急重症病患之大宗。然而,本院秉承創院宣教士之全人奉獻精神,學習已全人照護來服務來院之病患,以癌症病患之照護複雜性,更需整合性醫療團隊提供服務。本院於2000年成立安寧病房–傳愛之家,提供病患臨終前緩和治療。2007年4月成立癌症品質管理委員會,編列癌症個管師、專任癌登師、成立癌症資料庫,建立癌症多專科團隊,並於隔年3月成立專責腫瘤病房,同時,制定癌症治療指引,有癌症治療計劃書及執行,在軟體方面,本院也設立網站,提供癌症資訊之服務,透過「癌症診療園地」網站,以全方位的資訊服務,滿足癌症病患的需求。2021年本院癌症新診斷量為859例,前五名分為乳癌、大腸直腸癌、肝癌、肺癌、攝護腺癌。
為符合癌症整合性治療,本院癌症醫療品質管理委員會依工作特性區分為「癌症篩檢組」、「癌症品質監測組」、「癌登資料庫組」、「癌症個案管理組」、「癌症醫療幹事團」、「化療安全小組團」以定期會議、會診、研討會方式,進行整合性服務醫療提供及研究。

服務項目

  1. 關懷訪視:於乳房特別門診、血液腫瘤科門診、化療室、住院病房提供探訪關懷。
  2. 專業諮詢─專業護理師、社工提供協助
  3. (1)欲瞭解醫療資訊,請洽癌症諮詢信箱
    (2)欲瞭解相關福利資訊及社會資源(義乳、假髮‧‧資訊提供)
    (3)請洽社工室 (08)7368686分機 2414~2417 癌症資源中心(08)7368686分機2215

  4. 衛教品提供:索取乳癌相關衛教手冊或刊物、並於上班時間至化療室借閱相關書籍。
  5. 舉辦醫療及相關講座:每隔一~二個月舉辦醫療新知、淋巴復健、營養保健、衣著妝扮、心靈工作坊等乳癌病友在身、心、靈及生活上所面臨相關議題之課程講座。
  6. 贈予愛心帽及假髮出借: 若乳癌病友需作化療,經專業護理師評估所使用之化療藥劑會掉髮者,可至化療室索取免費愛心帽及假髮出借。由於假髮數量有限,一人限借一頂,自出借日起六個月內歸還。為服務貧困及化療中之乳癌病友,歡迎捐贈假髮。
  7. 聯誼踏青郊遊:不定期舉辦聚餐聯誼或踏青郊遊等活動。
  8. 辦理縫紉班:透過「縫紉班」的成立增進乳癌(癌症)病友間彼此相互的關懷支持,也將愛心成品送至病友手中以傳達關懷之意。縫紉班自2012年4月份開始,每週五09:30-11:30固定活動,由兩位具有縫紉專長的姐妹志工提供教導,並製作化療帽、口罩、引流袋、疼痛控制袋、筆袋、布包等成品。

聯絡方式

✎ 諮詢電話:087368686*2125

✎ 諮詢信箱:cancer@ptch.org.tw

✎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08:00-12:00、13:00-17:00

Copyright© 2024 屏基醫療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醫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