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
病房入住問答
Q1.想入住安寧病房,要怎麼安排?
若希望入住安寧病房,必須帶著原醫院開立的病歷摘要與相關的檢查報告,至有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醫院掛號就診。
如果病人不方便或無法就醫時,可由家人帶著病歷摘要至門診掛號與醫師討論;另也可經由急診方式入院,由醫療團隊 評估是否需接受安寧療護服務或是轉介其他服務。
Q2.安寧病房和一般病房有何不同?
安寧病房將環境塑造和家一樣的感覺,以減少病人的不安,並提供舒適照顧的設備。例如:洗澡機、超音波噴霧器、血 液循環機等。
同時,安寧療護以「團隊照護」為模式,所有臨床人員均受過安寧專業訓練,不只處理病人的身體症狀問題、同時兼顧 心理與靈性的問題。照顧人力比例也比一般病房高,能提供較深入的照護服務。
Q3. 甚麼時候可以接受安寧療護?
Q4. 安寧病房是否一定要有家人在旁照顧?
若家屬照顧人力無法負荷,可視需要請看護照顧,有經濟困難者,可與醫療團隊討論,尋求社會資源的協助。
病情告知問答
Q1.到底該不該告訴他?
這必須視各人的需要而定。有的人需要被告知,因為他可以運用自己的時間,作醫療的決定,完成心願、交待後事,坦 然面對生命的終點。有的人卻不希望知道,因為死亡的威脅太大,當壞消息來到自己面前,卻未做好面對病情的心理準 備時,會造成心理壓力過大,可能導致自我傷害的行為及想法。
Q2.為什麼要告訴他真實的病情?
因為人有自主性,人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當然也有知道自己疾病狀態的權利。但是要在沒有傷害的情形下進行, 也就是說先要能夠確定病人獲知病情後,不會做出自我傷害的行為。面對病人的心情,我該怎麼辦?
(1) 不建議,不批評。
(2) 盡量體會他們所處的情境。
(3) 了解他們面對情緒的方法。
(4) 與病患討論,瞭解病人期待的何種面對情緒的方法。
(5) 依照病人的意願和步調給予支持和鼓勵。
(6) 保證他們的任何心情都能與我們分享。
(7) 告訴病患想哭或其他情緒都是自然正常的。
Q3.如果家中有年幼的孩子,我該怎麼做?
(2)保證:孩子會在親人過逝時感到不安或被遺棄,甚至認為自己做錯事被懲罰,有的孩子會裝若無其事,怕大人擔心, 其實孩子此時非常需要大人的保證,這不是他們的錯或責任,同時要告訴孩子對他們的愛沒有改變。
(3)示範情緒的分享,並鼓勵孩子表達情緒:聽孩子傾訴,並且和他們一起哭、發洩,會讓孩子感到安全,但孩子情緒易 平復,所以要接納他們像平常一樣的遊戲嬉鬧。鼓勵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不一定是語言,畫圖、扮家家酒、唱歌等方 法都可以,不要強迫孩子哭泣,不流淚不一定代表不哀傷。
(4)在正面、安全的環境下與孩子討論:和孩子們一起說故事、回顧逝者、看照片遺物,會讓孩子有機會紓發情感,盡量 維持日常的生活方式,使他們不要無所適從。